在不久前举行的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上,有一位远道而来的特殊客人――故宫博物院的全国著名专家房宏俊。为了圆满完成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西藏地区的工作,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专门邀请房宏俊前来传授经验。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总体部署,西藏自治区专门成立了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计划2013年12月开始,用3年时间摸清全区可移动文物“家底”。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历史文化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以藏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留下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而又弥足珍贵的可移动文物。”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桑布说。
然而,挡在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面前的,是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漫长的交通线、基层文物管理力量薄弱以及西藏可移动文物的特殊性等诸多困难。同时,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在西藏还是第一次,且涉及诸多部门和单位,如何做到全区“一盘棋”是开展普查工作的关键。
为此,自治区文物局多次派出技术人员参加在北京、广西等地举行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骨干培训班,掌握了普查技术路线、普查规范、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流程和规范等知识,并“苦练内功”,对全区各地市可移动文物普查指导员及各重点文物收藏单位的普查骨干人员,进行普查工作流程、软件操作和可移动文物理论等培训。
经过西藏自治区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和广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套《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逐渐清晰:
――本次普查的范围是西藏自治区120万平方公里境内的博物馆、纪念馆、寺院等单位和团体收藏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及其他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法人所收藏、保管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可移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