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正在细细欣赏唐卡。
近日,由文化部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 2012中国西藏唐卡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来自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西藏博物馆的30件珍贵文物,以及由 54位当代画师制作的100多幅作品齐聚展厅,充分展示了西藏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唐卡艺术,以及政府在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览将持续至9月25日。
展出的30件珍贵文物中有三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分别是唐卡《胜乐金刚坛城》(来自布达拉宫)、唐卡《伏魔金刚手坛城》(来自罗布林卡)和绢画《释迦牟尼净土》(来自西藏博物馆)。
为了让中外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卡唐艺术,每一幅展品都配有藏文、中文和英文三种语言的简要说明。此外,在展厅入口的大屏幕也一直循环播放纪录短片《唐卡溯源》,详细介绍有关唐卡的起源、分类和制作工艺等内容。
“唐卡”一词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图案的卷轴画,是藏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其历史可追溯到 1300多年前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以印度和尼泊尔绘画风格为主导的唐卡,作为便携式解读教义的图录和供奉物,于九世纪流传至青藏高原。十三世纪以后,本土画师在借鉴印度和尼泊尔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始绘制有别于原有风格的唐卡绘画艺术,进而产生了本土第一个画派“齐吾岗巴”。之后,随着“勉唐”、“钦则”和“噶赤”这三大画派的出现,完全以印度和尼泊尔绘画风格绘制唐卡的做法被画上了句点。
唐卡的题材和内容甚为丰富,涉及宗教、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民族风情和藏医藏药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唐卡种类繁多,按质地可分为纸质唐卡、布质唐卡和丝质唐卡等;按做工工艺可分为彩绘唐卡、刺绣唐卡、织锦唐卡、缂丝唐卡、堆绣唐卡、缎制唐卡、珍珠唐卡及金汁唐卡等。 2006年6月,藏族唐卡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编: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