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资讯播报
百万公顷天然林成为藏东“绿色银行”
 
闫党恩   发布时间:2012-08-23 11:17:00   来源:西藏日报

  自2000年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在昌都地区江达、贡觉、芒康三县投入4.5亿元,有效保护了120万公顷天然林,工程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乱砍滥伐现象得到遏制,森林管护措施有力,为构建国家生态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健全管护体系,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按照远山设卡、近山巡护的森林管护模式,建立健全管护体系,加大管护力度,全面实施封山管护,共设立管护卡站84个,落实管护人员2715人,定范围、定面积、定责任、定期限、定报酬、定奖惩,把管护落实到山头、地块、人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累计减少1303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消耗。

  加强公益林建设,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昌都以水土流失严重地带为主体,以沿江、沿河、公路两旁为突破口,采取点、线、面结合,严格管护森林资源,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累计增加33万公顷公益林,植被恢复3.4万亩,增加蓄积量46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8.7%提高到近40%。

  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工程区内森林植被不断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据测算,工程区森林平均每年涵养水源总量达825万吨,减少水土流失约132万吨,吸收二氧化碳约132万吨,释放氧气约590万吨,滇金丝猴数量突破1000只。

  实施林区生态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昌都采取集中搬迁和分散搬迁相结合,生态搬迁与扶贫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搬得出、留得住、富得起”的要求,2508户、15183人实现了妥善安置,促进了长江上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长远解决了群众的发展问题。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活力。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国家对工程区三个县每年给予1248万元财政补贴,县域经济由传统单一的“木头财政”逐步向经济林产品、林下资源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三县财政收入比停伐前增加4倍。

(责编:田小田)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