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西藏生物影像调查成果全国巡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启动。120幅拍摄于藏东南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照片和生态照片,直观地展示西藏作为“地球生物基因库”的生物多样性状况,用生动的影像方式呼唤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责任。
作为目前西藏唯一一家致力于生物多样性考察的影像调查机构,“西藏生物影像调查(TBIS)”机构联合国内专业的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机构——“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于2010年至2011年的两年时间里,在藏东南地区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和巴松措区域开展了三次共计62天的野外生物多样性实地科学考察与拍摄。
调查期间,考察队直接用影像记录到850多种生活在大峡谷的野生生物,还用人类学调查方法进行了10个村庄的人文本底调查。
据“西藏生物影像调查”机构负责人罗浩介绍,考察队员在两年时间里发现了部分野生生物新物种、新亚种、新分布区、新描述、新行为记录、中国新记录和西藏新记录。
考察队在峡谷地区发现了罕见的昆虫——墨脱缺翅虫,并且在国内首次拍摄到它的生态照片。令生态摄影师们心动的照片还包括夜间红外拍摄的亚洲野猫、滑翔空中的棕尾虹雉和跳跃于大峡谷岩壁间的红斑羚等。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是地球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亚洲许多的植物都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像这次影像调查拍摄到自然状态下珍贵照片的红斑羚和羚牛,都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特有的动物。
“大约10-20年前,我们了解的红斑羚数量有3000多只。现在看来,由于这些年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得比较好,估计其分布带和数量都要多于那时候。”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院长、野生动物专家刘务林告诉记者。
此次西藏生物影像调查成果巡展还将陆续在广州、重庆、上海和成都展出。“西藏生物影像调查”机构还将于今年年底前将850多种“大峡谷野生居民”的高清影像资料出版画册,面向大众。
(责编: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