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县俊巴渔村地处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是西藏乃至青藏高原仅有的一个世代以打鱼为生的村落。“俊巴”在藏语中是“抓捕、执持”的意思,引申为“捕手”或“捕鱼者”。清晨,沐浴着高原的阳光,我们驱车来到了这个名声在外的渔村。
出机场高速,新修的柏油路一直曲折蜿蜒到村口,家家户户上空的五星红旗分外耀眼。在房屋环绕的一片空地上,几个学生正在追逐嬉戏,75岁高龄的扎桑老人在悠闲地晒着太阳。他热情地把我们请到屋里,捧出了热腾腾的甜茶。一番寒暄后,扎桑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西藏信仰佛教,鱼是上天在凡间的代表,是不可以吃的。“村民们之所以靠打鱼为生,有个传说。”扎桑老人说,有一年拉萨河里的鱼类猛增,有的甚至长出翅膀飞上了天,遮天蔽日的“飞鱼”使万物生灵都难以生长,“天神”于是下令俊巴村民进行捕杀,并允许他们吃鱼。俊巴村靠山临水、交通闭塞、耕地又少,打鱼成为村民赖以生存的唯一方式。随之又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渔文化”,每到藏年3月,俊巴渔村都要举办“捕鱼节”,渔民们背上牛皮船,进行歌舞表演。
在旧西藏,渔民们每年都要给旧地方政府做长途水上货运的差役,主要是运送藏茶、食盐、牛羊毛、杂货等。从拉萨东部的墨竹工卡县到拉萨或是山南的沃卡,有两三百公里的水路。牛皮船只能从上游漂到下游,不能逆江而上。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将牛皮船晒干,扛在肩上背回出发地。
15岁就开始打鱼的扎桑,一直干到60岁才“退休”。“旧社会,打一次鱼很不容易,除了要扛着百十斤重的‘牛皮船’步行五六天到墨竹工卡等地外,还要向寺庙缴纳沉重的赋税。”扎桑说,现在捕的鱼都是自己的,而且每次都是用汽车拉着“牛皮船”,再也不用翻山越岭靠人背了。如今,扎桑的两个女儿都生活在拉萨,唯一的儿子跑起了运输,每年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现在正准备换个大车。
如今的俊巴渔村,已经不仅仅再依靠打鱼为生了。听说次仁家办了个手工艺作坊,我们便慕名而去。走进次仁的家,只见他和两个弟弟正在皮子上精心制作图案,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皮包。“批发价360元,市场上大概卖500元左右。”次仁指着一个电脑包说,这些产品都是真皮的,在拉萨有专门的公司收购他的产品,销路不成问题,仅去年总收入就达到了60多万元。次仁还在村里招收了几个学徒,他们每人每天能有40块钱的收入。院子里,次仁的岳父达瓦正在为剪成圆形的牛皮上色,他制作的是藏族人很喜欢的一种游戏的垫子,在拉萨能卖到50至100元不等。现在,俊巴村大约有70%的家庭加工制作小型牛皮船、赛盘小糌粑袋和小茶叶袋等皮制工艺品。
一条刚刚铺就的水泥路通向正在建设中的俊巴旅游度假村,度假村4月完工,第一期投资100万元。对于这个修在村里面的度假村,村民们普遍感到很高兴,常年与世隔绝的小渔村已经做好了迎接八方游客的准备。
除了日渐增多的致富门路,俊巴渔村的村民们还吃上了文化饭,牛皮船舞就是一个例子。扎桑老人就是牛皮船舞的领舞者,不仅如此,在牛皮船舞被确定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他还作为这项艺术的唯一传承人,肩负起传授给下一代的责任。“很多游客点名要看牛皮船舞,每跳一次都会有四五百元的收入。”扎桑说,国家每年给他的补贴有5000元,他要尽力多培养一些传人,不能让牛皮船舞在他的手里失传。
(责编: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