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肯没有家,“神授”的说唱者注定要四处流浪。他们走进人群之中,戴上象征着整个世界的“仲夏”,弹起六弦琴,将格萨尔王的传奇宣讲。
虽然永远无法成为一名仲肯,虽然用着完全不同于古老曲调的音乐,但容中尔甲唱起格萨尔王的故事依旧神情虔诚。用13首流行音乐,吟唱格萨尔王的史诗,这一次尝试,对容中尔甲意义重大。
“每天都能唱歌,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成为歌手之前,容中尔甲的经历也是个传奇。
6岁时,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容中尔甲并没有像藏区大多数孩子一样被送进寺庙当喇嘛,而是被父亲领进了学校。1991年,容中尔甲从四川阿坝师专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观音桥乡中学任语文老师。他成了村里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考上高等院校的孩子。
除了工作用的语文课本,容中尔甲最常看的书是学校里音乐老师的教材。“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上大专的时候就是文艺骨干,但是那时都只是通过听来模仿。到学校教书之后,我借来了音乐老师的课本,从哆来咪学起。”
教材里的内容都掌握了,容中尔甲的心也从学校飞远了。“我跟领导申请调到文化馆去工作,每天都能唱歌,还能到各处去采集别人的歌声,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调动最终没有成功,容中尔甲不顾所有人的阻拦辞职了。
三张专辑迅速走红
1993年,容中尔甲来到成都,开始他追逐梦想的生活。
一天,容中尔甲走进了一家唱片公司,询问自费出一张唱片需要多少钱,工作人员报价3万元。那时,他在舞厅唱歌,每天的工资是10块钱。为了能让自己大量的创作让更多的人听到,容中尔甲换了一份“来钱更快”的工作,当上了四川省第一个藏族导游。也正是导游经历,让容中尔甲迷上了九寨沟。
1994年,容中尔甲加入了九寨沟民族艺术团,任团长和首席歌手。艺术团只有10个藏族年轻人,6个女孩,4个男孩。白天,他们在九寨沟一家宾馆里做迎宾员、行李员、服务员,晚上在能容纳60名观众的帐篷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