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八一农贸市场一角
四季豆5.5元一斤、茄子2.68元一斤、青椒6.8元一斤,5月13日,市民吴女士在百益超市蔬菜柜台买菜时惊喜地发现,她经常购买的几种菜价格都下降了,茄子4月底时还要4元一斤呢,眼前至少出现了8种2元以下的蔬菜。
“买了足够一家三口吃两天的菜,花了不到三十元钱。”吴女士得意地向记者展示采购成果。
记者在拉萨药王山农贸市场也发现了好几种“2元菜”,多种常见蔬菜价格回落。例如,小白菜1.9元一斤、莲花白1.8元一斤。而就在前一周,这几种菜在同一市场的价格都在2元以上。
蔬菜长势良好 价格平稳回落
前几天,记者再次走访了气象局、药王山等农贸市场,进入5月份以来,市场的蔬菜价格相对比较平稳,未出现大的波动,并且从月初至今,蔬菜价格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物价部门的数据也显示,进入5月份以来,拉萨市场蔬菜菜源充足,价格稳定回落。以5月12日为例,33个蔬菜品种中,菜市场价格与前一周平均零售价格相比,17个品种下降,降幅较大的有生姜、胡萝卜、大白菜分别下降了14.71%、14.29%、12.50%,其余品种降幅在10.81%到1.54%之间,蒜薹、苦瓜等5个品种小幅上涨,11个品种持平。
据了解,4月份之后,由于天气转暖,高效温室大棚、冷棚菜长势良好,蔬菜市场供应增加。
近年来,拉萨市政府加大了对蔬菜种植规模的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能力逐步提高,百姓的菜篮子也就“享福”了。
市民期盼减少中间环节
“不行,这段时间拿价高了”、“少不下来,再少发价都不够了”……您在买菜时是否也常听见这些“台词”呢?菜价高了,会不会是一部分批发商炒起来的?
在拉萨市娘热路蔬菜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批发的李先生说,蔬菜销售环节存在“最后一公里”现象:从菜地到批发市场,蔬菜往往要加价25%,而从批发市场到社区零售市场,有的蔬菜加价甚至超过了50%。因此,避开“最后一公里”,自然可以降低终端零售价。
近年来,拉萨市蔬菜流通环节从单一的城市近郊地头到城市集贸市场,逐步实现了从城市远郊、外地输入蔬菜到城市批发再到集贸市场的多层流通转变,流通产业化特征十分明显,即有人专门从事蔬菜中间经销来谋利。而且,流通距离加大,流通环节增多。很多蔬菜从田间地头到蔬菜协会一级批发、二级批发、零售商,至少经过了三个环节。
“菜价下降也与政府出台措施加强调控有关系。”家住朵森格路的朱女士每周都和朋友相约去娘热路批发市场买菜,比起更近的气象局菜市场,她说娘热路的菜更好更便宜。“如果相关部门能加强价格监测,杜绝批发商过分加价,菜价差异会不会小一点呢。”朱女士提出了她的设想。
一些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协会也动起了脑筋,通过“农超对接”、“农市对接”,直接施惠百姓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营销渠道。
菜价要下调 直供是关键
市民陈女士喜欢到超市买菜,她说:“超市离家近,有的菜比市场还便宜,而且环境也好。”
“到农贸市场买菜不会很拥挤,但是离家远,而且捡不了多大的便宜。”陈女士道出了她的买菜经。记者也从拉萨市物价局了解到,拿大白菜、菜瓜等常见蔬菜来说,农贸市场的价格有时比超市价格要高出一大截。
事实上,即使在菜价较高时,一些超市、农贸市场依然能保持平价供应。对此,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实行农超对接,农民直销,减少甚至免去了中间环节,是其中的关键。”
例如,城关区蔡公堂乡白定村农村经济合作社生产的蔬菜与圣美家超市对接,现供应9个品种,占超市蔬菜销售品种的9%,每天上市量约250公斤左右,占超市蔬菜销售量的50%。蔬菜除供应到超市外,还供应到部分学校、娘热路批发市场、药王山农贸市场、气象局农贸市场,价格低于零售0.20元到0.40元每斤。“每天还得早早地来买,来晚了就买不到了。”在药王山买菜的黄女士特别青睐蔬菜基地每天直供的蔬菜。
另外,堆龙德庆县岗德林蔬菜基地与乐百隆超市对接,每天上市750公斤左右,占到超市销售量的65%;曲水县聂当乡蔬菜协会与百益超市对接,每天上市500公斤左右,占到超市销售量的17%。
城关区农牧局局长格桑顿珠告诉记者,蔡公堂乡白定村的蔬菜尽管卖得便宜,但还是有利润的。主要是因为周转快,损耗少,降低了成本。
(责编:释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