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西行万里 > 相关文章
桑耶寺千年历史
 
   发布时间:2012-04-07 07:3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综合

桑耶寺

 桑耶寺  图片来自百度

  吐蕃王朝早期以苯教为国教,苯教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各个层面。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593——650年)在位时期,佛教传入西藏。为了巩固新兴的吐蕃王朝的集权统治,削弱支持守旧贵族集团的西藏传统宗教——本教的影响,松赞干布对佛教采取了扶持的态度,下令共建了大昭、小昭二寺及十二神殿。不过这些建筑只是一些供奉佛像、佛经的小庙,并无常住僧人,更无合乎佛教戒律的仪式活动。公元八世纪初期,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虽曾采取过若干措施,意欲弘扬佛法,但由于笃信本教的贵族及其所代表的本教势力的阻挠,佛教还是未能得到真正的传播,赤德祖赞本人亦因此而遭暗算身亡。

  公元755年,赤松德赞幼年继任赞普。此时,吐蕃反对佛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巴协》、《西藏王臣记》认为“藏王(赤松德赞)卯年生,年届十三,时逢卯年(767年)修建寺庙。”至公元771年完工,仅五年时间,《贤者喜宴》说桑耶寺“兔年(763年)奠基,兔年(774年)竣工,十二年园满告成。”《布敦佛教史》说阴火兔年(787年)奠,阴土兔年(799年)竣工。法尊法师认为应是762——766年完成桑耶寺(《中国佛教》)。王森先生认为是“约于779年,建成了在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桑耶寺”(《关于西藏佛教史的十篇资料》)。东嘎·洛桑赤列先生认为在公元763年始建桑耶寺,至766年建成,历四年竣工。以上诸种观点,虽各不相同,但其建造年代都相差无几,皆在公元八世纪中叶。

  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命在此剃度第一批藏人出家为僧,号称“七觉士”,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吐蕃晚期,朗达玛灭佛毁寺,奴隶平民大起义在西藏各地相继暴发,王于云丹这一支便在桑耶寺附近扎下脚跟。从此,他们既是山南地方势力的首领,又是桑那寺的寺主。十一世纪后,成为宁玛派的根本道场之一。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极为重视桑耶寺古建筑和寺内文物的保护工作,曾拨给专款进行维修。1962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将其列为全区要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编:石城客)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