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错 图片来源:百度
车行驶到纳根拉山口时,我已头晕目眩。高原反应加上突如其来的雨让去圣湖的路格外艰辛。乌云中的一缕阳光斜斜地打在我黝黑的脸上,山口的经幡在猎猎西风中呼呼喘息。
翻过山口就是圣湖纳木错,眼前一块翡翠色的宝石静静镶嵌在念青唐古拉山的怀抱里。那是一种纯净得让人窒息的蓝,一种圣洁得让人流泪的蓝。站在它的面前,除了肃穆我别无言语。阳光下,清风拂面,浩瀚无际的湖面荡起涟漪。这里的水,这里的天,都至清至纯,水天相融,浑然一体,没有一点儿瑕疵。
纳木错的纯净和安详是高原的象征。站在山头上远眺纳木错,广阔的湖面一望无际,湛蓝的湖水与长天连成一片。碧空蓝湖浑然一体,既有湖的秀丽美色,又有海的宽阔俊朗,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千姿百态,风光绮丽无比。
天堂和人间,只在一山之隔。
车往山下冲去,随着山路的回转,纳木错不断地把它的美丽展现在我面前。远处的纳木措已经这样动人,近处的纳木错更不知道会以一种什么样的魅力来迷惑我的双眼,来唤醒我的灵魂。
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也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面积为1900多平方千米,从东到西长70多千米,从南到北宽30多千米,湖水最深处超过33米。它的北侧依偎着连绵的高原丘陵,东南部是海拔7000多米、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在湖的四周展开。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山运动而形成的湖,后因西藏高原气候渐趋干燥,纳木错的面积大为缩减。现在的纳木错湖水是靠念青唐古拉山上的冰雪融化后很多大小不等的溪流注入的。赤裸双脚站进湖水,我梦想自己成为一尾细鳞鱼或一块鹅卵石,梦想自己成为玛尼堆上的一对牛角,梦想自己成为一只雪域苍鹰在湖面翱翔。
纳木错的清寂伴着永恒的日出日落,纳木错的柔情连着苍莽的藏北大地,纳木错属于神。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错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错因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传说纳木错是念青唐古拉神的明妃,她修长的身躯仰卧时好像金则亥母,昂曲河是她的右手,拿着弯刀向空中挥舞,色荣多岛是她的左手,拿着法器在胸前,湖尖的三个小岛是她向上观望的眼睛。念青唐古拉雪峰和纳木错彼此相伴已有7000万年,他们的爱情是大自然最完美的结合,他们的爱穿越了多少无法证实的风雨。
我站在湖里光滑的卵石上,看着湖边一个一个玛尼堆和阳光下飘动的经幡,静静地聆听着来自远古的水声。这是转湖老人为了早日舍去恶习及痛苦而发出的呼喊么?那是转湖女人为了得到无量功德而发出的诵经么?那是转湖的孩童为了能获得正果而发出的祈祷么?公元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噶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认为此地是胜乐金刚的道场,始创羊年环绕纳木错灵湖之举。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纳木错设坛大兴法会,信徒们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
我仿佛看到了壮观的转湖场景,我仿佛也汇入了滔滔不息的转湖人群,用我渺小卑微的身躯去丈量纳木错的壮美浩荡,诉说我的崇拜、眷恋和前世今生的未了之缘。
回程经过最后一个经幡台的时候,我手捧洁白的哈达在心中虔诚地祈祷许愿。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雪峰停留在那里,罩着薄薄的云幔,千年不变;近处的纳木错波光粼粼,像温柔娴静的少女依偎着心爱的人,千年不变;一阵风吹起了五色的经幡,噗噗声无比纯净,千年不变。
苍鹰在天空飞过,天上只有朵朵白云,一切都显得完美而永恒。
转身的一刹那,两行泪水流过脸庞,在阳光下闪亮。在遥远的天之尽头,在云天之间的连绵处,飘来了空灵而高亢的歌声: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她向往。那里四季长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那就是我可爱的青藏高原……。
(责编:石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