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拉萨河中的仙足岛上,放眼南望,拉萨河对岸的山坳里有一片青绿,那青绿和土黄的山相比,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寺庙、经幡、农家、奶牛、青稞地、油菜田、藏鸡和悠闲的布谷鸟,构成了一处和谐的田园风光。这里就是次角林。其实次角林最吸引人的并不是它的风光,而是那林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从次角林遥望布达拉宫 图片来源:百度
次角林位于拉萨市城南,总面积43.36平方公里。看过老电影《农奴》的人们都会被电影里面强巴的悲惨命运所感动,这一经典角色的扮演者正是藏族第一个影视明星旺堆,而出身农奴的旺堆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正是次角林庄园的农奴。
十八世纪末,廓尔喀侵略军入侵西藏边境,并在那里烧杀抢掠。吉仲县桑丹林寺的僧人逃至拉萨,向第八世达赖喇嘛经师嘎钦·益西坚赞汇报情况,请求建立佛寺为其安身之地。于是嘎钦从布达拉宫向四周察看,认为拉萨河南岸的“直(音)”(“直”也有人发音“直布”,译成汉语为“阴影地”,就是照不到太阳的地方)建立寺庙最为理想。于是在公元1789年,经师在“直”正式修建了次角林寺。
次角林寺是很小的寺庙,所属的庄园也不大,只有一个领主和一个秘书。民主改革后,寺庙里的喇嘛还俗的、逃跑的、参办的,早空了。庄园只有8户差巴,每户根据份地大小,派数量不等的人去庄园里种地、牧马、放牛、打柴。共有16个劳役,他们的吃食穿衣,领主是不管的;谁家派出干活的人,谁家就负责他的吃穿。
目前,正在建设的拉萨市城关区次角林,已经被确定为西藏自治区首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
(责编:石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