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推荐
张小平:情系西藏50年
 
王海珍   发布时间:2010-05-09 09:07:00   来源:《中华儿女》

  张小平 援藏期间任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副厅长,现任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总编辑

  我投身西藏的发展和进步事业以来,深深感受到西藏文化的博大、深厚与无穷的魅力,西藏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涉藏宣传是我为之奋斗一生也不能到达彼岸的崇高事业。选择这个职业,我终生不悔。

——张小平

  纳木措的水天一色,珠穆朗玛的雄奇秀美,巴松措的柔情,布达拉的壮丽,还有那蓝天白云,雪山峡谷,草原森林,寺院宫殿……雪域西藏的一幕幕,如同电影蒙太奇画面,时时会在张小平的脑海里翩跹。是的,前前后后曾经去过西藏四十余次,在世界屋脊做了6年援藏干部的张小平,早已将西藏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的血脉已经深深地植根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走进援藏干部行列

  张小平,高级记者,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长期从事民族问题和西藏问题的宣传工作,前后四十余次出入西藏,更有两任难忘的援藏干部经历。退休后,先担任国家级学术刊物《中国藏学》杂志执行主编,后又主管海内外最大的涉藏网站——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自1960年18岁考入中央民族学院藏族语言文学专业之后,张小平便与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1965年大学毕业时,张小平曾经写过血书,要求去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工作,只是当时未能如愿,被分配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并长期在民族部(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广播中心)做编辑记者。作为一名广播记者,他曾经在1965年到1995年的30年间,先后15次进藏。撰写了近百万字的报告文学,随笔散文,以及大量的新闻报道,充满激情地向世人介绍了他在新西藏的所见所闻。

  他的一生,已经与西藏血脉相连,然而,最难忘的记忆,还是为期6年的援藏经历。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对口援藏的新思路。次年,从中央国家机关遴选的八十余名首批援藏干部进驻西藏,这其中,就有张小平。这一年,他53岁,按照规定,援藏干部年龄不超过45岁,年龄超标整整8岁的张小平,成为援藏干部中年龄最大的一员。在此之前,他已经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去西藏工作,是我争取来的,”坐在北京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总编辑办公室里的张小平说。回忆起西藏,他仍然有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尽管毕业三十年来,前前后后去过西藏十五次了,但还是觉得对西藏的认识需要深入,因此,当我知道需要援藏干部进藏工作后,就立即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我能有一个长时间感受西藏、认识西藏、思考西藏,记录西藏,为西藏人民服务的机会。”

  在张小平眼中,西藏是一本愈翻愈厚的书,梦幻般的神奇土地,距离她愈近,就愈会感受到她的魅力。如果说,以往十余次的往返采访是一次次新闻记者的探望,那么,援藏干部的经历则像是游子的回归,真正让自己的身心融入那片高天厚土。

  亲历金瓶掣签大典

  援藏期间,张小平担任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副厅长,主抓广播电视宣传。为了确保舆论宣传导向的正确,张小平一直站在新闻战线前沿,可以说,召开编前会点评广播电视节目,到编辑部现场审稿审片,策划藏历年等大型广播电视晚会,审看稿件大样,到农村牧区调研……,是他六年援藏生活的常态。那些年的春节、藏历年,以至于世纪之交的历史瞬间,他都是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的编辑部或播出机房度过的。

  以53岁的年龄长期在西藏生活,身体的不适给张小平带来很多困扰,很多人以为,有着多次进藏记录的他高原反应会少很多,其实,并非如此,每次进藏,张小平都要经历一番与高原反应的搏斗过程,头疼,眩晕,气短,失眠,鼻子流血是每次进藏必将遭遇的挑战。只是,每次进攻猛烈的高原反应都会败倒在他强大的毅力与忍耐之下。“在西藏工作,三分体力,七分精神。”这是张小平的切身体会。为西藏献身的决心与建设西藏的热情,还有对西藏的挚爱,让张小平一次次击退高原反应,与西藏一起见证着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时刻。

  援藏期间,作为在第一线指挥新闻采访报道的策划者、参与者和领导者,张小平和他的藏族、汉族等各民族的战友们,共同经历了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金瓶掣签、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世纪之交等重大历史时刻。这其中,第十世班禅灵童转世金瓶掣签的报道工作尤其令他难以忘怀。

  金瓶掣签是清朝政府1792年确定的认定达赖、班禅等蒙藏大活佛的法定程序。金瓶则是执行掣签认定转世大活佛这一程序的法器。1995年10月,也即张小平刚刚进藏工作不久,就承担了西藏自治区党委交办的全程记录和报道第十世班禅灵童转世金瓶掣签全过程的任务。面对这一十分敏感、十分重大的活动,张小平进入了高度繁忙的工作状态,开会、研究、制定计划、安排记者、前往现场部署……一系列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展开了。

  10月28日晚,张小平率领广播电视记者进入金瓶掣签现场——拉萨大昭寺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大殿,迎候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到来。他站在面对释迦牟尼佛像和金瓶掣签平台的一个居高位置,现场指挥西藏电视台记者采访,处理临时事宜,并协调安排中央电视台特派摄制组的工作,确保了这一历史事件录像与报道的顺利进行。

  当天凌晨金瓶掣签仪式结束,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张小平又马不停蹄赶回电视台安排撰稿、剪接、制作节目,安排自治区领导审看。晚上七点和七点半,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和西藏电视台先后播出这一重大新闻。至此,张小平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有近四十个小时没有睡觉了。

  刻骨铭心的《西藏风云》

  按照规定,每批援藏干部的任期是三年,张小平是其中年纪最大的,按照常理,三年期满,他就该返回工作环境更好的北京。可是,当他任期届满时,他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在西藏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党委有了将他留任的意向。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热地同志当时正在北京开会,特地从北京打电话给张小平征求他的意见,张小平当即表示听从组织的安排继续留在西藏工作,这样,张小平又成了中直机关第二批援藏干部队伍中的一员。

  在援藏干部的第二个任期内,张小平作为电视剧《西藏风云》的制片人,又一次历经千辛万苦,漂亮地完成了又一次向世界介绍西藏问题真相的使命。

  如果说报道金瓶掣签是一个高强度的突击战,那么他参与拍摄的电视剧《西藏风云》则像是一次漫长的持久战。

  《西藏风云》是一部反映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世界屋脊上西藏和平解放、平息叛乱和民主改革三大历史事件真相的大型纪实性电视连续剧。1999年10月,这部再现20世纪50年代西藏风云岁月的电视剧,作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片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正式播出,受到广泛好评。

  当人们坐在电视机前重温雪域高原的那段历史时,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部电视剧的拍摄和播出,张小平和著名军旅导演翟俊杰以及剧组的全体演职人员经受了多少磨难。

  张小平经历了这部电视剧从演员选拔、剧组管理、拍摄,再至后期制作,一直到审查样片的全过程。摄制组全程在西藏实地拍摄,从导演翟俊杰到演员,都经历了身心巨大的考验。为了保证这部电视剧的顺利拍摄,张小平随同剧组先后去拉萨、羊八井、日喀则、亚东、林芝、昌都、四川甘孜、泸定等地拍摄,与剧组工作人员同吃同住,西藏广袤的版图上,留下了张小平奔波的身影和足迹。

  历经无数磨难,《西藏风云》拍摄工作完成,张小平又与导演翟俊杰一起回到北京参与后期制作。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张小平明白,这样一部政治题材敏感的大片,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导向正确,还要确保电视剧的纪实性与观赏性,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年,张小平回想起那段日子依然激动不已。在节目审查过程中,为了保留一句台词,一个场景,有时会进行很长时间的讨论,“就如同走平衡木一般,”张小平说。当时,有的同志曾担心政治题材难以把握,担心触到敏感地带,耽误自己的仕途升迁,可是张小平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客观反映当代西藏历史的电视剧,不管压力多大,都要坚持下去。”

  最终,《西藏风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给了张小平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至今,张小平与导演翟俊杰依然保持着亲密的联系,也保持着唯有共同经历过重大考验的朋友才有的那种默契与友谊。

  永远的西藏

  援藏工作6年中,西藏版图中的绝大部分土地,都留下过张小平的脚印,从昌都到阿里,从藏北到藏南,从珠峰脚下到雅鲁藏布江源头,都有张小平的身影。2000年9月开始的“西新工程”,再次启动了张小平的长途跋涉之旅,他主动要求带领自治区工作组前往遥远的阿里,走遍了那里的七个县和日喀则地区的多个县城,调研并规划“西新工程”的项目,之后又几次陪同国家广电总局的巡视组前往那曲、山南、藏北草原、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深处,检查“西新工程”的进展情况。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广大藏族同胞更好地听到党和国家的声音,让西藏发展进步的声音传遍全中国全世界。

  屈指算来,自1960年张小平开始学习藏族语言文学专业以来,至今已经接触西藏、走进西藏整整50年。即便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也没有脱离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而当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的发展需要时,他又一次肩桃重任。2009年,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成为第十个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他又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站在了互联网涉藏平台的新起点上。他的一生,已经与西藏密不可分。

  正如同张小平的日记中所写的那样:“我投身西藏的发展和进步事业以来,深深感受到西藏文化的博大、深厚与无穷的魅力,西藏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涉藏宣传是我为之奋斗一生也不能到达彼岸的崇高事业。选择这个职业,我终生不悔。”

  是的,西藏的皑皑白雪,茫茫草原,还有那散发着浓香的酥油茶,青稞酒、糌粑面已经成为张小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藏这片广袤的土地,以及它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滋养着张小平;藏族同胞的淳朴与豪放,也深深地印烙在张小平的性格底色中。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西藏已如同一种哲学,一种信仰,一个精神家园,根深蒂固地留存在他的心灵深处,并将一直陪伴他,直到永远!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