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进藏十余年,她不仅没有被苦难击倒,反而自得其乐,大展拳脚;“官”至总编辑,仍常常手把手教那些刚工作一两年的小姑娘采访窍门,顺带也一起讨论衣着品位;已然“荣升”祖母,但照样在聚会上和同事们嘻嘻哈哈,蹦蹦跳跳,高唱陕北民歌《兰花花》……
这就是卢小飞,一位干得卖命、活得漂亮的女报人。
面前的卢小飞留着干练的短发,一身白色套装,说起话来神采飞扬,眼睛里总有亮光在闪。声音平和、悦耳但是颇有力度,抑扬顿挫又能滔滔不绝。她待人热情,很快就能和你聊得火热。
所以很多人说,她是一个天生的记者。
新闻路上的蹒跚学步
比共和国仅小两岁的卢小飞经历了建国后的风风雨雨,上大学前到陕北插队下乡让她对农村的情况了如指掌,也为她日后《人民日报》农村部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她主动报名去了西藏,在西藏日报社开始了新闻人生涯。
勇敢进藏的汉族女孩
当年,一个汉族年轻女孩,初到陌生的西藏,语言、生活习惯、环境和气候都一无所知,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 那个时候西藏和内地在文化、文明进程上差别很大,对卢小飞而言,一切都只能适应。她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好客的农牧民习惯性地用穿得油亮亮的皮袍子擦碗,倒上酥油茶递过来,她第一次喝,不习惯味道,一口下去忍不住恶心就吐了出来,但接着屏住呼吸一饮而尽。
吃牛羊肉,当地人喜欢吃风干的生肉,主人拿起刀一块一块割下来热情地招呼客人。她接过来,亦步亦趋学着当地人的样子,也一块一块往嘴里塞。她不觉得这有什么异样,这就是游牧文化,她得尊重。
果然,这样的表现很快让藏族朋友们接纳了她。她和其他男记者一样下乡采访,通常年轻女孩子下乡是比较麻烦的,几个藏族男记者一路侃大山,或因语言的隔膜有意无意冷落了她。可每到一地,总是她最迅速地和当地干部群众打得火热,搞到稀缺的食品,令这些汉子们刮目相看。
多亏收发室大姐的一句赞扬
和现在的新闻系学生一样,卢小飞在大学三年级时曾在报社实习过。“那时候我们同学主要在《沈阳日报》《抚顺日报》实习,我被分到了《抚顺日报》。”报纸虽然不大,却有一些写作消息、通讯的机会,因此到了《西藏日报》后,对于新闻稿件写作流程并不陌生,上手也很快,一个消息当天就能完成。
然而,1976年文革刚刚结束,宣传报道方面的形式主义比较普遍,那个时候的卢小飞也在稿件中写过不少套话、空话,走了两三年弯路。新闻上的进步对她来讲像是偶然。
那时,卢小飞常常在业余时间给副刊写一些新闻性散文。副刊的宣传味比较淡,文章切入点小、比较朴实。她用叙事的手段写故事、写见闻,发表了很多小稿。一天,收发室大姐告诉她:“小飞,你最近那组察隅的文章特别好看,像你平时跟我们说话一样。”卢小飞一下子豁然开朗,似乎突然间意识到什么样的文章才是读者真正喜爱的,也明白了新闻应该怎么写:开门见山的白描、细致入微的叙述、不端着架子说话等。从此以后,她开始尝试用白描的、报告文学的手法写新闻,文章平铺直叙但可读性极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卢小飞在偶然的发现和感悟中获得进步。
要有立体的表现手法
在《西藏日报》打拼7年后,卢小飞回到北京,进入《人民日报》农村部当编辑。 上大学前艰苦的黄土高原插队生活让她对农村有了真切的了解和体验,也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到了农村部,卢小飞简直是如鱼得水。而《人民日报》一批优秀老记者的采访写作经验又让卢小飞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例如当时刚刚从《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岗位离任的安岗,他的一条重要经验,是采访前的案头工作,甚至一天采访要做十数天的案头。
198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关注我国羊毛流通问题。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可获取的材料非常有限,她只能尽量去搜集相关材料,印象比较深刻的《望》新闻周刊记者写的一篇文章提供了一些事实信息,但是比较局部。带着这样的案头准备,她到了内蒙古赤峰,从赤峰的农牧业生产到皮毛加工业再到供销合作社,从当地农牧民家中到当地的畜牧业主管部门,卢小飞沿着羊毛生产加工和流通流程采访了方方面面不同的群体,从总体战局到从细微处感受羊毛大战的氛围,回到北京后她又走访了经济学领域的多位专家,反复与他们交流,其中一位说:你抓住了一条大鱼。羊毛大战,是不同的经济利益集团摩擦的结果。她将这些睿智的分析吸纳到文章中去,一点一点将问题立体化。通过占有丰富资料、展示各方声音、进行理论分析写成了《羊毛大战的背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卢小飞几乎一夜成名,在业界广受认可。
在以后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卢小飞并不放松。她说:“要证明一个判断,一定要多家采访。”例如当时影响很大的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通讯《黄金时代缺少了什么》,千余字的文章中提及的采访对象从地方少工委干部到国家教委专职委员,从参加活动的孩子到学校老师,从引起讨论的青少年问题作家到专业媒体人士多达十余人,采访功力可见一斑。而充实的采访正是一篇有思想、有深度、有新意报道的关键。
汲取理论营养
作为报人,卢小飞一直很关注时政,关注政策走向。
早在《人民日报》西藏记者站时,她就经常和同事到区党委和自治区宣传部看文件,了解中央精神,回来讨论中央精神和与西藏发展相结合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把握采访中的实际问题。
另外,她还有不错的学习习惯。她通过《求是》《新华文摘》《望》新闻周刊等刊物了解理论创新的最新进展,也热衷于博览群书。新华社人事局局长刘伟是卢小飞当年的同事,他说:“我们经常下去采访,每到一地,采访之余一大乐事就是逛书摊,淘书。”
这使得她对新闻的判断更敏锐,把握更准确,有时甚至是关键的制胜因素。
据刘伟介绍,当年美国前总统卡特到访西藏,并没有安排记者采访时间,但卢小飞没有单方面听从安排,一直都紧跟代表团,见缝插针寻找机会,一个偶然的机会趁周围工作人员没注意,她一下子钻到了卡特和夫人的汽车里,自我介绍,和他们聊了一路,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不担心擅自行动的不良后果吗?在接受采访时她说,她很清楚当时的舆论环境:国际社会对西藏问题有诸多不友好的疑惑和猜想,“政治责任感或者说历史责任感就驱使我,一定要采访这个西方大国的总统,请他对西藏问题表态。”
从《西藏日报》到《人民日报》再到现在的《中国妇女报》,她总是关注最新的国家政策法规出台,能够迅速把握住这些政策中的新东西。《中国妇女报》副总编辑孙钱斌说,卢小飞关注时政新闻,她到《中国妇女报》工作以后报纸对于宏观事件的关注增多了。而这得益于她长期积累起来的理论素养。
向年轻记者讲穿衣技巧的总编辑
在同事眼中,卢小飞是个有男子气概的女子,豪爽,大气,但也不失细致与温柔。 我们第一次到办公室采访她时,正值十七大召开。见我们进门,她匆忙合上手机。原来,她正和一个第一次采访重大会议新闻的《中国妇女报》记者宋利彩发短信聊业务。“她的直接上司有部门主任,再往上还有分管副总编辑,但我关注着年轻人的成长,想出点采访建议就想马上告诉她们。年轻人,特别想做出些成绩来,有时又很困惑,我也是过来人,特别理解。”在年轻人眼里,卢小飞没什么架子。
“要上会了,卢总送了我一身套装、一条丝巾和一个皮包。她说我们平时穿得太休闲了,和严肃的会议气氛不搭调。”宋利彩说,“我当时觉得有点突然,但又似乎是自然而然。她平时也是这样,像个师长。把买给女儿的衣服拿给我们穿,而我们就在她办公室里试衣服,也并不觉得有多别扭。”
“是苦,但我更看重收获”
新闻记者是个辛苦的职业。每位采访经历颇丰的获奖记者都能讲出很多惊心动魄的经历。干了三十多年新闻的卢小飞却并不多回忆那些跌宕起伏的经历,当问及为什么不怕苦的时候,她总是微微一笑:“我们这一代人都这样。”
烈酒帮助她迅速熟悉西藏生活
1987年,《人民日报》开始在各地重建记者站,鉴于卢小飞对西藏工作的熟悉,报社领导考虑她为候选人,再度进藏担任人民日报社驻西藏首席记者。她毫不犹豫地领命而去。据刘伟回忆,那个时候条件非常艰苦,只有一辆自行车,一台老式传真机,下乡采访就只能靠发新闻电报。“西藏冬天没有暖气,屋子里太冷,我们都是穿着军大衣坐在太阳下写稿子”。
80年代后期,由卢小飞和刘伟分别带两组人马深入雪域高原进行调研采访,卢小飞和另一位女记者徒步翻越两座雪山,到达中印边界边防哨所,部队战士们非常感动,在场军官每人向她敬一碗酒,豪爽的卢小飞不但自己喝,还替刘伟挡酒。《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钱江曾经是她的同事,说“烈酒从一个方面帮助她迅速熟悉西藏的生活。”
如今,两次进藏,十余年的西藏生活,长期的颠簸劳累除了带给卢小飞卓越的工作成绩,更多地损害了她的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肝脏、心脏、眼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疾病。说起这些,旁人替她难过,她自己却似乎看得更开。“个人损失的大小无法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卢小飞说,“西藏是苦,但让我的人生更丰富、更欢乐,我更看重收获。”
卢小飞,女,中国妇女报社总编辑。从事新闻工作31年,先后在西藏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妇女报社担任编辑、记者、版面主编、部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01年11月起任现职。